当前位置: 专题首页 > 专题要闻

湖南广东这场劳务输出合作,竟已有3年情谊

文章来源:《文史博览·人物》 本网讯 作者:  时间: [2019-04-12]
    (《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唐静婷 通讯员 阙志明)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湘西州,已经与贫困斗争了许多年。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施成付的院子里,首次作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4月10日,广东省政协主席王荣一行赴湖南湘西州考察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相关工作,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贺安杰陪同。 

   

  如何真正通过“精准扶贫”按时完成脱贫任务?湘西州肩上的担子不轻,实现贫困农户脱贫,一份稳定的就业才能有经济收入来源。事实上,湖南和广东的劳务输出合作情谊已有3年。2016年,一场湖南与广东之间的合作拉开序幕。 

  2016年3月15日,国务院召开贫困人口劳务输出对接座谈会,部署广东与湖南、湖北开展贫困人口劳务输出对接试点工作。全国政协主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要求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对接机制和政策措施,为推动全国面上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根据当时制定的《湖南省劳务协作脱贫试点工作方案》,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劳务协作脱贫试点输出地,在精准确定输出地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的基础上,将有劳动能力和转移就业意愿的人员,分别转移到广东省4市、省内长株潭3市以及自治州内的8个县市,其中花垣县、龙山县重点转移到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东莞市。 

  来自花垣县的石刚,是深圳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精准扶贫招聘的首批员工之一。“通过参加精准扶贫,来到企业工作后,我每个月拿到手的钱有4000多元,大大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我现在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家庭才有可能真正脱贫。”石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末,湘西州就已累计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21.16万人,占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带动6.3万户贫困家庭脱贫。 

  广东和湖南的联手,让广东俨然成为不少湖南人的“第二家乡”。此次广东省政协主席王荣一行赴湘西州调研,也是希望粤湘两地政协为湘西就业扶贫、劳务输出问题共同调研、积极对接,助推粤湘两地深入合作,为解决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就业扶贫等问题献计出力。 

  而自2016年以来,湖南省政协先后将“我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完善和落实”“推进教育扶贫”“更好推进我省产业扶贫”等作为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并开展专题协商议政,2019年湖南省政协将围绕“推进我省就业扶贫”开展调研协商,持续助力脱贫攻坚的有益经验和工作成效,体现湖南政协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担当与作为。 

   

  来到湘西州后,广东省政协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凤凰古城,吉首市德夯景区吉斗寨游客服务中心、花垣县十八洞村,察看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并详细了解基础设施建设、古城保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情况。 

  近年来,湘西州高度重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目前围绕把凤凰古城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把矮寨大桥景区打造成一张世界奇观旅游名片,正加快景区拓展提质和星级创建工作。 

  十八洞村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地方,2019年春节假期,游客突破3万人次大关,创下历史最高值。2018年全年,十八洞村共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余万元。如今的十八洞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旅游业发展迅速,老百姓大多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收入从5年前的1668元到2018年的12128元。 

  王荣充分肯定了湘西州在古城保护、旅游配套方面的工作,他建议湘西州将优势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生态文化产业提质、持续、健康发展,让群众从中获得更多实惠。 

主办:政协湖南省委员会  承办:新闻信息中心
省政协值班电话:0731-84307518  省政协门户网站联系电话:0731-84307931  E-Mail:hnzxadmin@126.com 备案序号:湘ICP备130109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