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酷暑来了,地铁车厢都开放了冷气。在同一温度环境下,由于个体差异,乘客们感受不一,有的会感觉偏冷,有的会抱怨偏热。”6月中旬,省政协委员、湘潭市政协副主席刘良廷在政协云提出“地铁车厢设置不同的温度区”微建议。
半个月后,长沙地铁推出新举措,在地铁1号线尝试分设“强冷”“弱冷”车厢,乘客可根据车厢温度指示,按需乘车出行。据了解,2号线也即将在7月21日试行。
对地铁出行两度建议
刘良廷通过政协云提出分设温度区的微建议后,引起了政协委员的热议,“这个建议符合旅客的需要”“地铁温度由乘客自由选择,方便群众”“北京地铁已经在车厢设置不同的温度,长沙可以跟进”……
针对不同乘客对同一车厢温度感受不一样的情况,刘良廷建议:一是加强车内温度动态监测,从乘客体感角度及时调节空调温度;二是将同一列车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车厢设置为不同的温度区,同时在站台和车厢上给予提示,让乘客提前作好选择准备。
这是刘良廷第二次就地铁出行提出微建议。去年10月,他曾提出“长沙火车南站铁路出站乘客换乘地铁免安检”的建议,也得到了采纳。“下了高铁搭乘地铁需再次排队安检,比较麻烦。因为坐高铁都经过了安检,我就在微建议中提出,建议转乘地铁不要安检。”
这条微建议提出后,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在征得有关方面同意后,从今年春运起,在长沙火车南站实行高铁旅客转地铁免二次安检,既方便了旅客便捷换乘,也提高了旅客通行效率。
试行同车不同温
对地铁车厢设置不同温度区,始于今年6月北京地铁6号线推出的举措。长沙地铁1号线从7月4日起,也试行分设“强冷”“弱冷”车厢,成为全国尝试地铁同车不同温为数不多的城市之一。
在地铁1号线省政府站,记者看到,地铁屏蔽门上新增了蓝色的车厢温度指示标志:从开福区政府开往尚双塘方向的列车,1-3号车厢空调温度为强冷,4-6号车厢空调温度为弱冷;从尚双塘开往开福区政府方向的列车则相反。候车时,很多乘客都留意到了新的温度指示,年轻的乘客大多选择进了强冷车厢,一部分带小孩的乘客和老人则走向了弱冷车厢。
根据试行方案,在“强冷”车厢,当温度高于24摄氏度时启动制冷;“弱冷”车厢,温度高于26摄氏度时启动制冷。
长沙地铁1号线尝试分设“强冷”“弱冷”车厢,让刘良廷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他直夸长沙地铁处理意见建议效率高、速度快。
在标准之内让温度更加人性化
“6月20日左右,我们结合建议制定温度分区技术方案,经过反复论证和试验后,于7月4日正式在地铁1号线试行。”在1号线尚双塘车辆段,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车辆部电气工程师杨超告诉记者。
早在酷暑前,杨超和同事们就已经研究了多个车厢内温度设定方案,最终选用了温度分区技术方案。他介绍,长沙地铁列车客室温度采用国际铁路联合会行业标准UIC553(适用于客车车厢的通风、供暖和空调)进行自动控制,目前国内其它城市地铁车辆空调系统也大都采用此标准。
杨超说,此次地铁温度分区严格执行标准,在标准之内尽可能满足乘客的需求,让地铁空调温度设定更加人性化,今后还将实现车厢内显示屏显示实时温度,让乘客更加直观了解车厢内温度。
同为电气工程师的林芳则负责现场实施和故障解决,他介绍,以1号线为例,空调自动模式会设定一个基准温度,然后通过程序将弱冷车厢的温度控制在26摄氏度,强冷车厢的温度控制在24摄氏度,给乘客提供不同的选择。
“不过列车需要频繁进出站,每一次都要开关车门,这些都会影响车厢内的温度。”林芳说。
目前,长沙地铁1号线列车都已经试行同车不同温。2、4号线正在陆续改造,2号线预计7月21日改造完成并试行。
杨超表示,委员的建议为以后的工作打开了思路,下一步还将根据乘客的建议和反馈,对温度设定进行更合理的调整,尽量满足更多乘客的合理需求,全方位提升地铁乘车体验。
END
文|湘声报记者 罗艳芳
图|湘声报记者 闫利鹏 罗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