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 政协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委员之声

学者履职的收获和价值 陈赤平调查研究“顶天立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6-01-25]    来源:

  ◆湘声报记者 黄旻

  省政协委员陈赤平是履职的“积极分子”。

  重点课题调研、民主监督活动、双周协商发言、界别发言……陈赤平细数2015年参加过的政协活动,打印出来排满了两张A4纸。

  每一次实地调研都写下详尽的记录,每一个提案建议都立足自己深耕的产业经济领域,陈赤平处处显露着一位学者的严谨与认真。

  推动研究成果向实际转化

  担任着湖南女子学院副院长,教学和管理工作已让陈赤平应接不暇。但是,对政协的活动,他很少落下。“我很愿意参与,也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与政协的工作融合在一起。”陈赤平说。

  2015年3月,陈赤平参加了省政协“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构筑多点支撑格局,打造湖南发展升级版”的重点课题调研。他了解到,郴州的制造业服务化比率达到了50%,生产车间“机器换人工”,大型设备有了更多增值服务。

  之前,陈赤平曾在很多场合力陈: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是必然趋势。而此次调研的数据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他的观点。

  “没有去现场调研就不会有这么直观的感受,这比天天闷在家翻资料做研究深入得多。”在陈赤平看来,做研究讲究“顶天立地”。“‘顶天’是指通晓理论、研究透彻;‘立地’则是接地气,研究的结果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很多情况下,做完研究,论文一发,就锁进柜子里束之高阁,并没有体现研究的价值。而政协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研究成果能够转化为社会服务。”

  2015年初,陈赤平主持完成省发改委专项调研课题《促进我省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发展的研究》。在4月召开的省政协议政性常委会上,九三界别推选他的《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发展的对策建议》作为发言稿,其相关建议被湖南省“十三五”规划采纳。

  同年12月,省社会科学界举行学术年会,以湖南改革进行时的“思与行”为专题,面向全省社会科学界征文,选出优秀论文近200篇。其中,不少政策建议进入党委、政府决策,或被相关部门采纳。陈赤平的论文《以国有资产证劵化为核心推进我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获特等奖。

  思考湖南产业转型路径

  湖南的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很大,而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却不发达。陈赤平说,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占GDP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70%。而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左右,湖南不足50%,差距十分明显。

  “湖南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且迫切。”从需求弹性的角度,陈赤平打了个通俗的比方,每月收入2000元时,一顿吃二两米饭;当每月收入增加到1万元时,可能仍只需要二两米饭,这说明农业的需求弹性很小。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制造业的需求弹性也很有限,而科技、金融、信息、文化传媒等服务业的需求潜力很大,湖南也应谋求这方面的转型。

  陈赤平认为,湖南的中联重科等制造商可以依靠工程机械设备的租赁、运维、检测等服务提高产值。2015年,在衡阳走访企业时,陈赤平对一家制造企业印象深刻,这家企业生产大型输变电电力变压器,一年能卖出去的设备不多,在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依靠后续的设备维修服务实现了利润增长。

  “产业发展要更注重质的提升。现在热议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端提高质量。以前注重需求侧,但是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单方面强调需求,刺激投资,这种政策的效应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会变得很微弱。”陈赤平说。

  “你生产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是我想要的,那我就不买了,导致一大批商品停留在库房里,库存过剩。”陈赤平表示,供给侧改革注重供给端,让人力、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向效率更高、附加值更高的产业,生产出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

  陈赤平还形象地比喻:这种转变就类似于,以前只是一味地建蛋糕房,做蛋糕,致力于让尽可能多的人去买蛋糕,今后会从生产环节入手,增加蛋糕的口味和样式,让蛋糕更加精致,给老百姓更多的选择。

主办:政协湖南省委员会   承办:新闻信息中心

新闻信息中心电话:0731-84892011   传真:0731-82244360   E-mail:hnzxadmin@163.com   备案序号:湘ICP备1301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