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湖南政协门户网站!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河上的行旅之茅坪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3-10-11 来源:红网
  

 

 

  (3月28日上午7点的瓮洞镇码头,来自瓮洞本镇及下游关上、金紫、大龙等地的人,早早地占据集市位置。上午9点,从大段村赶来卖杉树苗的杨天桥没找到合适的摊位,花了15块钱,跟路边人家租了一块地盘,“相当于一把杉树苗的钱”。 )

 

 

 

  (一田之隔的上、下金紫村。)

 

 

  (贵州锦屏茅坪镇杨公庙旧址。)

 

  (摆放在茅坪镇政府门口的“德山会馆”铁钟。)

 

  (湖南会同漠滨乡金紫村的青石码头。) 

 

  河流渐次失去自由,逐水而居的人们,几乎已不能倚赖水路。沿沅水而上,曾盛极一时的湘黔水路,也即将消逝。2013年3月,清水江一带村镇全线撤迁前夕,湖湘地理与怀化艺术家梁云山一起,从贵州锦屏县茅坪镇至怀化托口,车船交替,顺江而下,溯一段水边记忆。“水路走了九百九,旱路走了三千六”,我们还将继续河上行旅,重走四水缓慢水路。

 

  3月24日上午,清水江边锦屏县茅坪镇,刘翠桃坐在一台缝纫机旁给人改衣服。当天下午,在刘的娘家,茅坪下游约10公里的天柱坌处三门塘村,我又见到了她。穿着自己设计的北侗服饰,蓝布打底,金丝镶边作波浪状,领口系着银铃,削减了腰身。倚在外公家的大门旁,清了清嗓子,唱起了我这次采访中唯一听到的排歌:“太阳出来暖洋洋,拖箱步子走得忙。把排放到洪江去,给妹买件新衣裳……”

 

  [茅坪]  

 

  水路缘起:“三江木,四海屋”,木商曾云集

 

  2013年3月24日上午8时,贵州黔东南州锦屏县,下了一整晚的雨停了。清水江的水位暴涨,淹没了两岸砾石裸露的河床,江水翻滚流过,浑浊湍急,直到下游百里之外的天柱白市镇才收势,被在建的白市水电站挡住。

 

  计划中,我们要坐船顺流而下到白市,第一站就是锦屏县城东北约8公里的茅坪镇。早餐店老板以为我们来旅游,“要坐船啊,到上面的三板溪水库去吧,锦屏这里没得船下去”。

 

  唯有行车。从锦屏县沿清水江西岸的公路往下游走,公路的曲折与河道流向一致,到茅坪,其实不到20分钟车程。

 

  茅坪在清水江边,方圆42平方公里,5个村寨,共5000多口人。清末民初,清水江的杉木市场繁盛,木材主要产于卦治、王寨、茅坪三地,称“内三江”,并有“三江木,四海屋”一说。茅坪因处于三地下游,地形开阔,易于湾排,逐渐成为木材集散地,湖南、安徽、江西、陕西以及贵州本省的木商们云集。

 

  我们试图在镇上找寻旧时痕迹。在茅坪镇政府门口的台阶左下方,细心的梁云山发现了一口古钟,钟口已缺损一半锈迹掩盖下,依稀可见“禹王宫”、“德山木帮”、“同治元年”等字样。茅坪镇党委书记杨帆介绍,这口铸铁古钟重400公斤,原悬挂在镇上湖南常德木商的德山会馆内。德山会馆原址在茅坪镇的沿江公路边,1970年被黔东南州清水江木材水运局拆除,修建了办公楼。“这个铁钟被当成了建筑废料桶,用完后就埋在了路边上”,“2005年才挖出来”。

 

  从镇政府出来,路遇75岁的杨清胜,他带我们走到一栋旧房子,“原来的德山会馆就建在这里”。楼已经废弃,房前有一株一人合围的老樟树,在樟树支起的棚子下,东倒西歪丢着几个石础。会馆旧址往东走200米,就到了茅坪镇的杨公庙。已经不能称之为庙,只是一座剩下东、西两堵山墙的废墟,“本来正殿还有一个屋顶的,去年拆掉了”。说话间,杨公庙残墙上的砖瓦“哗”的一声就掉了下来,前夜雨水冲刷,砖墙松动。

 

  杨清胜记忆中的杨公庙,从码头到庙里要走52个台阶,敞亮的大厅里梁柱一人合抱,里面的杨公菩萨作降魔状,“随时要活过来一样”。梁云山问杨,“庙旁是不是有一个戏台?”杨清胜点头。清水江自沅江经洞庭直到长江,杨公庙散布于沿途水路。而锦屏茅坪的就是头庙,怀化托口是中庙,武汉鹦鹉洲上的是尾庙。杨公庙举行祭祀活动时,唱戏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上世纪七十年代,梁云山曾随托口的汉剧团赴芷江大龙、天柱瓮洞、白市等地演出,每到一处,就在当地杨公庙前搭起戏台,梁云山还记得当时拉起的海报:“湘西名角——小生曾纪泽,花脸唐声富”,“曾纪泽是当时托口著名的青衣,唐声富则天生一副虎音,演花脸的好手,他中气十足,连唱几晚嗓子都不哑”。茅坪杨公庙旁的古戏台,解放后被清水江木材水运局改成了发电机房,上世纪80年代水运局解体后,杨公庙及古戏台均无人管理,残败倾圮。“要是当时能到茅坪的头庙来唱一出就好了”,梁云山叹气,“现在这些老艺人都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