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 政协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大会发言

张智军委员的发言——支持我省老字号品牌传承与创新
目前,我省老字号认定有两种:“中华老字号”和“湖南老字号”。“中华老字号”是由原国内贸易部认定的中国大陆的老牌企业,湖南共有20家。参照商务部规定,省商务厅于2014年、2015年先后认定了两批共计24个“湖南老字号”品牌。截至2015年,全省共有“中华老字号”和“湖南老字号”品牌44家,分布在餐饮、食品加工、酒类等多个行业,以及长沙、常德、益阳等多个地区。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老字号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但也有很多老字号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
从老字号企业内部而言,主要有专业人才短缺、思想观念落后、技术工艺老化、发展资金匮乏、历史负担过重等原因,制约了老字号品牌传承与创新。外部原因主要有:
1外部竞争冲击
老字号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市场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不是过去拼质量、拼价格或拼手艺的单一竞争,而是质量、价格、营销、资本等全方位的立体竞争。显然,这对于习惯了传统生产和营销方式的老字号品牌构成了挑战。同时,大量资金充裕、管理先进、能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的特大型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市场,对老字号品牌也形成了冲击。
2扶持相对乏力
在老字号品牌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我省商务、文化、工商等部门在资金、推荐申遗和市场扶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相比于老字号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和发展需要,各相关部门在税收、场地、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仍相对乏力,未能给足老字号品牌与其地位相应的政策优惠。
3场地拆迁影响
“人挪活,铺挪死”。老字号作为商业文化生态的载体,经过百年积淀而成,遭到破坏后很难再生。原来的老字号几乎都在繁华地区,但因城市开发需要,老字号不得不搬离原来的经营场地,补偿安置却往往在缺少商业氛围的偏僻地段,拆迁后的老字号丧失了地利优势,给老字号品牌的经营,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一些老字号因拆迁、来回的搬迁造成较长时间的停业损失,元气大伤;一些老字号随着街区改造换成了现代化门面或被并入大商场,失去了原有风貌和原汁原味的企业文化;一些老字号多次遭受拆迁,企业因无固定经营场所,难以制定发展规划。如创立于1904年、被誉为正宗湘菜发源地的玉楼东,早年位于五一广场东北角,自从搬离该地后,名声已不复当年。又如,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作为长沙潮流地的银苑茶厅,在1996年长沙市开发五一广场商圈时整体搬迁,最后无声消失。
而对于那些为经营需要而继续留在繁华商圈的老字号而言,场地租赁成本则成为沉重的负担。以长沙为例,近几年长沙五区商铺平均租金以10%的速度逐年增长,目前已达到每月350元/平方米。例如,甘长顺之前在袁家岭的店铺租金由每月一万元涨到每月三万元,不得不再次搬迁。同时,工业用地的价格也不断上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大大加重了老字号负担。
4商标侵权时有发生
商标是老字号品牌的核心价值,一旦商标被侵犯,则老字号品牌价值大损。例如,正牌德园包子在品牌商标、知识产权之争中居于下风,现偏居在长沙市侯家塘一角,默默无闻,而拥有“德园包子”使用权的机构已在全市开出数百家加盟店,让消费者近乎忘记正牌德园包子的存在。
为进一步支持我省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与创新,我们建议:
1提高保护认识
老字号品牌之所以能够历经时代变迁和大浪淘沙而持续传承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其优良的品质。所有老字号品牌都是因为其优良品质经过漫长时间检验而赢得了广大百姓的认可与青睐,甚至已经融入百姓生活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历经漫长的发展历程,老字号品牌已经成为重要的历史见证者和组成部分,成为特定时代与地域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加大对老字号品牌的保护,既是为了满足老百姓生活需要,也是为了保护当地重要的历史文化。因此,有关部门要严格把握老字号品牌商标认定工作,对各种假冒老字号商标行为,要予以严厉打击,切实保护好老字号品牌的利益。政府部门和老字号品牌自身,都应加强使命感与责任感,高度重视老字号品牌的保护工作。
2制定发展规划
建议开展老字号普查,摸清全省老字号“家底”。做好“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的申报和认定工作,加强老字号品牌的保护。在普查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湖南老字号品牌发展规划》,以规划引导老字号品牌发展,为老字号品牌发展提供宏观指导。
3加大扶持力度
建议省政府设立“湖南省老字号企业发展专项基金”,为老字号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继续争取商务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资金支持。继续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对老字号品牌予以资金支持。各相关部门在税收、场地、人才培养等方面可尽量多制定扶持政策。如在税收方面,相比一般经营性企业可减免一定税收,进一步减轻老字号企业的负担;在场地方面,可通过增加拆迁补偿、发放资金补贴等方式,加大对老字号品牌的支持;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立足长远,通过提供免费技术培训、发放“老手艺”技术补贴、加强职业教育等方式,吸引年轻人从事老字号行业,帮助老字号品牌传承独特技艺。特别是结合当前“互联网+”,帮助老字号企业开展电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增强老字号品牌营销与传播能力。
4搭建展示平台
建议以政府为主导打造一些老字号品牌集中展示平台,例如通过老字号博物馆、老字号一条街、老字号博览会等形式,为老字号品牌提供发展和展示的机会,通过聚集效应开拓市场。还可积极推广、扶持一批老字号品牌商品参加境内外重点博览会,加强老字号品牌与文化旅游的融合。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大对老字号品牌的宣传。在省、市商务旅游部门的网站和全省各旅行社的网站上开设“老字号”专栏,全方位宣传、推广我省的老字号品牌。
5加快转制进程
对于发展困难的国有老字号企业,要想方设法帮助减轻历史负担。建议加快推进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改革,对国有老字号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一方面,要允许老字号企业原家族传人或主要经营者(掌握传统技艺或特殊工艺的)持大股,也可以实行期权期股,以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小型老字号企业中的国有资本可以退出,改制为私人资本结构的股份制企业,让老字号重走民营之路。鼓励外资、民间资本通过拍卖竞价方式,购买、参股、控股老字号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