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 政协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大会发言

李云才委员的发言——推进我省黑茶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6-01-20]    来源:

  我省是茶叶大省,素有“江南茶乡”之称,名茶荟萃,以黑茶最为知名。2014年,我省茶叶的种植面积198万亩,干毛茶总量18.7万吨,全省茶叶综合产值500亿元,出口4.5万吨,创汇1.1亿美元,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湖南黑茶产业更是异军突起,在我省六大基本茶类中成为增长最快、成长性最好的特色产业和特色品牌。

  湖南黑茶历史悠久,记载源于唐朝,是“茶马交易”的重要物资。为输送黑茶,前人开辟了一条源于湖南益阳的茶马古道,黑茶被誉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命之茶、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共和国成立后,湖南黑茶作为定点调拨的边销茶输送边疆,近年来,黑茶由边销茶转入国内外市场,凭借其醇厚的口感、良好的保健功效和收藏价值,被广大国内外消费者所青睐,发展迅速。

  湖南黑茶主产地是益阳市的安化县、桃江县、赫山区,岳阳市临湘市,近年来,安化周边的娄底、常德、湘西、长沙市等部分地区也有黑茶或黑茶原料生产。

  2014年,湖南黑茶茶园面积35万亩,约占我省茶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产量7万吨(湖北3.53万吨,广西1.35万吨,四川2.2万吨,云南11.4万吨),产值90亿元,黑茶出口3000余吨,出口金额1500万美元,其中安化县茶园面积23万亩,茶叶加工企业130家,黑茶年产能5万吨,产值78亿元,税收1.2亿元,黑茶出口1800吨,创汇1200万美元。安化黑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2014年估价16.26亿元,是中国最具传播力茶叶公用品牌,也是湖南黑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但黑茶在近年的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与其他省份相比发展差距较大。以黑茶大省云南为例,云南普洱茶从2004年产量2万吨起,到2007年实现产量10万吨,而后虽受到市场环境影响一度下滑,但到了2014年,产量迅速复苏到114万吨,占云南全省茶产量的近1/3,直接产值101亿元。目前,云南普洱在全国已经有店面2万多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发展态势良好。

  二是知名品牌自有优质茶园基地较少。湖南省黑茶茶园面积不到40万亩,安化是世界冰碛岩集中的地区之一,自身的茶园面积只有23万……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大小注册黑茶生产厂家有200多家,如果平均计算,每家企业的自有基地只有1000亩,而按照亩产300公斤计算,仅能年供给单个企业300吨原料,白沙溪茶厂、益阳茶厂、华莱生物、中茶安化茶厂等龙头企业的产能就占据了当地的2/3以上,本地货源供应严重不足,产业的无序扩张使得外来原料窜货至黑茶主产地,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三是龙头企业的实力还不强。大龙头带大产业这是我省茶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成功经验之一。但龙头企业发展始终受自然、地理、运输条件、小农意识等方面的制约,这需要各方的全力支持。湖南省的茶叶龙头企业有9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8家,但是单独销售过亿元的黑茶企业只有3家,许多企业发展缺乏持续发展竞争动力;而云南产值上亿元的茶企有24家,其中勐海大益茶厂销售20亿元,利润12亿元;大理下关茶厂销售14亿元,利润08亿元,且企业几乎没有负债,他们的发展与政策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

  四是品牌塑造力度不够。湖南仅安化黑茶厂家有200多家,而允许使用安化黑茶地理商标的也只有几十家,黑茶注册品牌200多个,产品同质化突出。湖南素有7大“湘字号”特色产品,而安化黑茶更是湘茶之中的特色产品,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通过支持安化黑茶文化节、湖南黑茶东欧和中亚宣传推介以及支持安化黑茶相关景点建设等方式极大地推广了安化黑茶公众品牌。但我省主流公共媒体对湖南黑茶进行规模宣传还是不够,而七彩云南、安徽省四朵金花等外省公众品牌宣传极大地提升了特色茶叶知名度,值得我们借鉴。

  五是产品质量和行业市场监管有待加强。几年前,黑茶加工给人印象是脏、乱、差。现在,白沙溪茶厂、益阳茶厂、华莱生物等已经率先建立起了清洁化、自动化、标准化的加工车间,健全了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员工的环保意识显著提升,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在搭乘黑茶发展的快班车,享受利益均沾却没承担应有责任;且企业在重金属、农残检测上,绝大多数企业缺乏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以及检测规范,质量与行业规范堪忧。

  为推动我省千亿茶产业的实现,省政府先后出台了相关文件,黑茶产业成为发展重点,下步应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实现黑茶基地规模生态化、加工清洁标准化、营销品牌市场化,并带动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适应经济新常态,支持营销创新

  当前我国正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发展理念,湖南黑茶产业要顺势而为,通过“产业支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湖南黑茶电子商务板块,结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实行去中心化分销;依托龙头企业和垂直茶叶电商平台,打造中国(安化等)黑茶电子商务产业园,带动全省黑茶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全力支持举办“中国(湖南)网上茶业博览会”,每年举办一次,突出黑茶板块,推广“互联网+茶业+博览会”的市场拓展新模式,开创茶行业电子商务、跨界合作的新局面。

  二、多管齐下,打造更具魅力的湖南黑茶品牌

  一是要建立高标准的生态黑茶原料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安化、桃江以及主要产茶县政府从2008—2014年总共争取各种资金投入约20亿元,主要用于基地建设和良种繁育,扩建了良种茶园10万亩;现在更是黑茶发展的黄金时期,充足的原料是基础,安化县规划近年重点在资江两岸每年建设2万亩以上的茶园基地。建议相关部门对我省黑茶基地予以重点支持。

  二是在对黑茶保健现有科研成果转化的基础上,可开发茶饮料、美容保健用品、医药产品等,但是目前关于黑茶在美容养颜、降低人体三高等方面的权威研究还有待加强;此外,黑茶微生物领域的研究还需要展开联合攻关,获得国际市场对湖南黑茶保健功能的充分认可,扩大黑茶出口。

  三是加强对湖南黑茶的公众品牌的宣传。当前,安化黑茶文化节已成为我省黑茶对外宣传的名片,但安化黑茶还有许多品牌故事、人物故事、保健功效可用于宣传,尤其是在我国倡导“一带一路”中,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是两条中华文明传播的生命线,两者有机结合进行多方式的公共品牌宣传,加深黑茶宣传的厚重感。与此同时,我省黑茶品牌之一“渠江薄片”已有多家企业生产,且跨县域,由于县志对“渠江薄片”有明确记载,有着千年的历史,且“渠江”为地名,建议省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将“渠江薄片”作为我省黑茶的又一公共品牌,改变目前单一企业拥有这一注册品牌的现状,使我省黑茶产业的震憾力和文化感召力更为突出和强劲。

  四是集中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湖南黑茶是历史悠久的品牌,与云南普洱、湖北老青砖、广西六堡茶、四川康砖起源地都是在南方具有民族风情的地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各种民族风情可以进行挖掘和开发,很多集中劳动者集体智慧的故事和民俗可用于传播,安化黑茶目前已经拥有茶马古道、中华黑茶园、白沙溪黑茶博物馆、金花茯茶博物馆、“渠江薄片”博览园等重要参观景区,可统一规划实施一条完整的茶叶旅游路线,繁荣整个黑茶旅游产业链条。

  三、加强行业市场监管

  企业要加强行业自律,继续整体推进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全面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政府要督办工商、质检、农口等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打击力度,优化市场环境;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对标准化、清洁化、自动化黑茶生产企业进行认定,并给予相应政策扶持;严格实施“安化黑茶”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授权使用制度和使用收回制度,规范授权企业的生产加工和商标使用的管理。

主办:政协湖南省委员会   承办:新闻信息中心

新闻信息中心电话:0731-84892011   传真:0731-82244360   E-mail:hnzxadmin@163.com   备案序号:湘ICP备1301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