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 政协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_347 > 委员提案
关于加快推进株醴融城建设株洲创新发展试验区构建湖南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的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株醴融城建设株洲创新发展试验区构建湖南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的
建 议
李必农
一、案由
2014年5月,国家发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在沪昆发展轴上,“推进株洲创新发展试验区发展”。在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的大背景下,株洲正处于京广、沪昆经济带交汇的“大十字”开放枢纽节点,尤其是株洲主城区经过醴陵市区延伸到湘赣边界,在湖南东部形成了一个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产业雄厚的经济发展通道。因此,我们提出加快推进株醴融城,放大株醴发展轴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效应,建设株洲创新发展试验区,构建湖南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请求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
(一)加快推进株醴融城,建设株洲创新发展试验区意义重大。一是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在长株潭城市群再造一个国家级新区的重要途径。自2014年国家批复陕西西咸新区成立,重启国家级新区审批以来,截止2015年批复哈尔滨新区,两年时间共批复了10个国家级新区。从国家层面看,国家为促进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了国家级新区的审批速度。从省级层面看,虽然2015年4月,国家批复了湖南湘江新区,有力地促进了省会长沙及益阳、岳阳地区的产业发展,但对推进长株潭融城,以及对株洲和湘潭两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大。加快株洲主城区和醴陵市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京广经济带和沪昆经济带有效连接,如果能通过建设株洲创新发展试验区,再造一个国家级新区,将在长株潭城市群中构建一个东西互连、南北贯通的结合部和产业、要素和创新的集聚洼地,形成与湘江新区南北呼应、双核驱动的发展新格局。二是加快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做大做强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的重要抓手。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长株潭一体化,家毫省长在2015年6月份,三次召集长株潭三市及省直部门负责人,专题研究长株潭一体化工作。《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要素市场、环境保护等一体化,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先进制造、商贸金融等优势产业,引导高端产业集聚,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引领区。”株洲市积极响应落实,也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全面顺应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趋势,加快株醴融城,做大做强株醴都市圈,打造长株潭核心增长极,从而促进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体量不断扩充、实力不断增强。三是落实“一带一部”发展战略,建设湖南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的重要平台。加快推进株醴融城,有利于充分发挥株洲作为湖南“一带一部”战略核心节点作用,打造湖南向东开放的重要门户,构建湖南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建设株洲创新发展试验区,有利于更好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次转移;有利于加快推进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深化湘赣边界开放合作。四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任务,开展先行先试的重要举措。2014年12月,株洲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试点任务要求株洲在行政管理模式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产城互动发展、推进多规融合等方面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加快推进株醴融城,建设株洲创新发展试验区,有利于在规划实施方面开展多规融合试点,在产业发展方面推进产城一体建设,在行政管理方面推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模式,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开展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模式的试点示范。
(二)加快推进株醴融城,建设株洲创新发展试验区基础较好。一是独特的区位优势。湖南东部特别是“株洲-醴陵”发展轴,正好是“一带一部”战略的重要交汇点和联结带。在交通优势上,株洲是南方重要交通枢纽,京广、沪昆高铁以及规划建设的渝长厦铁路,京港澳、沪昆高速等一系列东南西北的交通要道都在这里交汇。在区位优势上,湖南东部的南北两端都有大山阻隔,唯有在中段株醴发展轴上,有多个口子承接“东来紫气”,既是承东启西的重要咽喉,又是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辐射的必经之地。二是雄厚的产业基础。株醴发展轴集中了轨道交通、航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陶瓷、服装、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及工程机械等一批国家级甚至世界级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特别是株洲正在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已经获批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试点。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制基地、亚洲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亚洲最大的硬质合金研制基地、亚洲最大的电动客车研制基地及享誉全国的陶瓷生产基地。三是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70余家、博士后工作站6个,其中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拥有本地成长起来的两院院士3名(刘友梅、尹泽勇、丁荣军)、国家突出贡献专家4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88名;还有湖南(株洲)职教科技园内10余所中高职业技术培训学院,聚集了大量的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技术创新队伍和自主创新体系,拥有一批领先于国内甚至国际技术水平的先进技术。四是突出的政策优势。株洲是国家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又是省内唯一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级城市,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拥有先行先试的权利,这些都有利于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要素瓶颈,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南北车合并、低空领域逐步开放、清水塘老工业区绿色搬迁改造等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也将促进株洲产业的加快发展。五是良好的工作基础。近年来,株洲先后成功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同时,加快推动主城区向东向南发展,启动株莲高速公路提质改造,规划建设东城大道,与醴陵市区形成了半小时经济圈。醴陵市区在升级扩大醴陵经开区的基础上,正在规划建设长庆示范区、沪昆高铁醴陵东站片区以及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东富工业园,为加快推进株醴融城,建设株洲创新发展试验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加快推进株醴融城,建设株洲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基本设想。一是空间布局。以株莲高速、东城大道为发展轴布局建设五板块、十组团。“五板块”:田心-云龙板块、新芦淞板块、株醴新城板块、渌江新城板块、湘赣开放合作板块;“十组团”:轨道科技城组团、云龙文化旅游组团、航空城组团、白关服饰组团、新材料科技园组团、产业承接园组团、醴陵经开区组团、长庆示范区组团、萍浏醴烟花组团、东富-老关产业园组团。二是发展定位。依托国家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湖南省“一带一部”战略、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政策机遇,加快推进株醴融城,加快推动湘赣开放合作,着力将株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成为创新发展引领区、省际合作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一带一部”新兴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三是发展目标。近期目标:完善条件,集聚产业,通过5-10年努力,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加工贸易区、中部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远期目标:再造一个国家级新区,成为国内一流的产业高地、研发中心、宜居新城和生态新区。
二、建议
为加快推进株醴融城,建设株洲创新发展试验区,提三点建议:
(一)建议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将加快株醴融城,建设株洲创新发展试验区纳入全省的战略布局,列入省“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考虑,构建湖南“一带一部”战略的“双通道”发展格局,即以岳阳为水道口岸,以株洲为铁路口岸,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
(二)建议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将加快株醴融城,建设株洲创新发展试验区作为落实习总书记“一带一部”发展定位的重要举措,积极上报国家相关部委,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尽快启动有关规划研究。
(三)建议省委、省政府将株洲创新发展试验区明确为省市共建,视同国家级新区,下放更多权限,研究制定财税、投资、产业、金融、土地等在试验区施行的区域发展创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