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省高质量对接“一带一路”的建议
省工商联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省“走出去”发展进入快车道。2019年1-9月,我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额876.08亿元,同比增长63.7%。在工程机械、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电力等领域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斩获颇多。但同时也还面临一些问题:一是缺乏长远规划,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内外市场环境缺少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与准确判断,“走出去”缺少必要的产业引导。二是缺乏机制创新,对“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密集发展基础设施和争取国家建设项目非常重视,但对“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创新重视不足。三是缺乏参与热度,全省上下开放发展的理念相对滞后,社会上观望气氛浓厚。为此建议:
一、加强形势分析,推动政策对接。由省商务厅牵头,组织有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走出去”企业参与,全面总结“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省在产业推动、项目投资、双边贸易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一步加强对“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准入、发展规划、政策法规等情况的收集和研判,发布“一带一路”建设蓝皮书。建立我省“一带一路”建设门户网站,及时发布有关政策信息。开展标准化对外合作,以沿线国家市场准入要求和主要技术标准为基础,制定和实施我省《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
二、发挥比较优势,抢占发展先机。制定我省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杂交水稻、生物医疗等优势产业项目参与“一带一路”扶持规划。进一步提升现有合作形式,鼓励和支持一批优势企业抱团“走出去”,在沿线国家建设境外产业合作园区,积极引导本省企业入驻。抓住“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建设机遇,积极拓展市政工程、轨道交通和民用建筑等领域,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探索投资参股模式,形成稳定合作关系,带动我省装备制造、建筑材料等产业出口,拉动劳务、技术、服务的综合性输出。
三、增进外事联系,加强人文合作。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我省设立领事馆,与沿线国家有关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推动对外文化交流与服务。扩大与沿线国家互派留学生规模,邀请沿线国家学者来湘交流合作,鼓励一批名牌高校“走出去”开展包括中国文化传播、对外汉语教学、科技培训等境外教育合作。挖掘“一带一路”历史文化内涵,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历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联合相关国家,打造“一带一路”旅游线路,进一步促进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