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协会议 > 政协全体会议 > 政协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 大会发言
张灼华: 关于推进我省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若干建议
日益加重的雾霾,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治理大气污染,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为了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我省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了治污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省大气污染治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
1、大气“复合型”污染问题突出。工业有害废气、建筑交通扬尘、机动车排气、餐饮油烟和其他挥发性有机物造成的复合污染和二次污染仍然比较严重。
2、综合治污工作难度加大。一是投入不足。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初步估算至少需要投入500亿元,涉及民生的“煤改气”、“黄标车”淘汰等工作也需要财政资金专项支持,但目前大气污染治理投入与环保需求相比严重不足。二是没有建立联防联治协同机制。各级地方政府只对所辖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各人自扫门前雪,没有建立区域间的科学决策、联防联控互动机制。三是治理手段单一。综合治理手段单一、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难度大、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重、城市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弱化、社会环保意识和企业环保责任不强等都大大增加了综合治污工作的难度。
3、大气环境监管基础仍较薄弱。我省环境监管力量较弱,监察与监测机构体系不能满足环境污染控制要求,环境空气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全省仅78个环境空气监测站点,远远达不到城市和重点企业的全覆盖,并且现有环境监察与监测缺少必要的现代化设备和技术。
应该肯定,当前我省各地采取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战略和具体措施都是正确的,但由于综合治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我省大气污染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解决。在这里我仅针对影响我省城市大气质量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实现我省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突破。
1、要始终坚持建设两型社会的理念和目标。坚决摈弃“唯GDP”的政绩观、彻底淘汰高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克制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的发展冲动,以最严格的环境监管立法和执法来消减企业、机动车、扬尘、餐饮油烟等带来的空气污染,维护和增强城市对环境的承载能力。
2、对用煤工业企业进行严格的实时监测,实现工业废气污染治理的突破。各地仍有一些没有完善其废气脱硫、脱硝治理的水泥、烧窑之类的大中型企业在违法排放。对那些未安装在线监控系统的用煤大户要严加监控,应要求这些企业尽快配备脱硫脱硝装置。要加强机动监控系统的巡视检测,一旦发现有偷排现象,立即依法严惩。
3、积极推广纯电动汽车,实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突破。目前,我省电动公交车的应用因遇购价过高、充电站和充电桩建设面临资金和土地投入困难等瓶颈而裹足不前。最近我省企业在纯电动乘用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9月正式投产后受到市场欢迎。我们应抓住这个机遇,大力推广我省生产的纯电动汽车。为此,请省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免除该型号的纯电动汽车的购置税;请省住建厅等有关单位支持该公司在住宅小区、大型机关企事业单位自费建设纯电动乘用车的充电桩,以满足电动汽车充电之需。继续抓好纯电动公交车的推广应用和充电桩、充电站建设,鼓励居民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4、突出抓好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一是出台“黄标车”限行、淘汰补贴等有关政策,省市联合出资,坚决限期淘汰黄标车,减少汽车排气污染。二是尽快出台《机动车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由环保、交警和交通部门联合执法,特别要严查假冒国IV柴油车,同时在市场全面供应国IV柴油。
5、加强餐饮企业油烟排放管理,实现油烟污染控制的突破。尽快出台规范性文件,要求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净化器。发挥社区的积极性,由社区监管小餐馆油烟污染情况,实行大中小餐馆油烟的分级管理。
6、大力推进我省住宅产业化、绿色施工和清洁出行,实现减低扬尘污染的突破。在各个城区推广我省住工企业的住宅产业化产品,既可减少建筑尘埃,又可节材节能。进一步加大对住宅产业和其他建筑节能产品的政策和服务支持,并在全省14个设区的市大力推广绿色施工、绿色装修和绿色建筑,同时加强城市、城郊道路和各类机动车的清洗,尽可能减少二次扬尘带来的污染。
7、加大对长沙等城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对长沙等城市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建设用地、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关税优惠、并网与电价优惠、天然气供应及气价优惠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8、增加治污投入,建立一支高效、廉洁、敬业的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加大投入力度,为治理大气污染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适当调整人员编制,从其他部门抽调优秀人员充实环保执法队伍。在各部门多头执法的格局中,突出环保部门的牵头或者负总责的作用。同时加大对环保执法装备和智能化大气监控系统的基本建设,逐步形成廉洁高效的环保监测和执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