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协会议 > 政协全体会议 > 政协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 大会发言

彭爱华: 关于加快发展我省养老服务业的建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5-01-29]    来源:研究室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养老问题已成为事关社会公平与稳定的重大民生问题。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切实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问题,是我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为此建议:

  一、加强养老服务业的多方位发展

  发展养老服务业,需要多部门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省委、省政府要在全省层面加强对养老服务业的统筹协调,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一是要推动养老事业与城市规划同步发展。要科学制定全省养老服务业的近、中、远期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养老机构的数量、空间布局和规模档次,并将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列入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目标管理。根据到2020年全省新增35万张养老床位的目标任务测算,全省共需要安排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13万亩左右,当前首要的是要将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公益性用地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严格落实各地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凡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的,必须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列入土地出让合同,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凡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和建设指标要求的,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设施,不得挪作他用。二是要推动养老事业与医疗服务融合发展。纵观国内外一些发达地区养老服务业发展快速、成功的首要一点就是把养老事业与医疗服务的有机结合,融多功能于一体的发展之路。推动医养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对养老机构符合建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要纳入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未设立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可采取协作、合作等方式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设立小型门诊,医疗机构可派驻医护人员到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必要服务。在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老年康复中心,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鼓励职工医院、康复疗养机构依托其医疗卫生资源转型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同时,建立省、市级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加强养老护理人员和师资力量专业培训,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支持省内高等医药院校通过在校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学历教育,开设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课程,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促进养老服务队伍稳定。三是推动养老事业与产业项目融合发展。支持大型医药项目、房地产项目和老年大学、老年公寓、养老院、康乐中心等养老项目相结合,推动养老机构连锁化发展。选取一个或几个市州为试点,先行探索以商业保险机构为依托,政府、保险机构、医疗机构、地产企业等多方合作的综合养老产业建设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整合、置换或转变用途等方式,利用闲置的医院、厂房、校舍等设施资源,按政策规定改(扩)建成养老服务机构设施。通过整合政府资源、市场资源、金融资源等,打造湖南养老服务业的龙头企业。

  二、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多元化投入

  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拓宽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资源来源渠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预算资金,用于引导、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按比例递增。认真落实省、市、县各级福利彩票公益金50%以上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二是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大力开放养老服务市场,根据公益性等级,采取用地保障、信贷支持、税费优惠、项目对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承包租赁、合作经营、参股入股、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对兴办和提供各类参与养老服务设施及服务的民间资本予以分类支持,拓宽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空间。通过政策扶持,形成投资洼地,吸引更多的民间组织、企业等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投入。三是探索建立投融资平台。在全省鼓励探索建设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投融资平台,通过贷款贴息、直接融资补贴、融资担保等间接投入办法,使更多信贷资金、保险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养老服务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信贷支持,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优先安排贷款资金,并在国家允许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内给予较大的利率优惠。

  三、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多层次建设

  积极深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引领作用以及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逐步构建以“公有民办”为基础、以“民办公助”为主体,以市场化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化养老机构体系。一要加强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将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纳入“十三五”社会公益设施基本建设计划,从服务设施建设、服务主体扶持、公共财政保障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充分发挥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保障托底作用,切实把市、县、乡、村四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成具有托底保障、带动辐射作用的养老服务中心,尤其是要抓好乡镇敬老院、各村级幸福院建设。同时,经济发达地区,可借鉴保障房建设理念,建设普惠性公办养老院,以解决部分老人因经济困难“住不起”的问题。二要大力发展民办公助型养老机构。通过降低门槛、简化手续、规范程序、公开信息、优待扶持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和民间资本兴办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各市州可引导社会资金先建一个高档次的民营老年公寓,发挥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民营养老机构建设健康发展。三要积极发展营利性养老机构。虽然在性质上,营利性养老机构属于市场组织,不应享有非营利性机构能够享受的财政补贴和公共福利资源。但当前具备完全市场化缴费能力的中高端老年消费者逐渐增多,对高标准、优质服务的需求增多,全省中高端的养老服务机构明显不足,根据养老服务的特殊性,政府应在用地、税收、培训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促进营利性养老机构蓬勃发展。

主办:政协湖南省委员会   承办:新闻信息中心

新闻信息中心电话:0731-84892011   传真:0731-82244360   E-mail:hnzxadmin@163.com   备案序号:湘ICP备1301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