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协会议 > 政协全体会议 > 政协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 大会发言

万岳斌: 关于将岳阳建设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核”的建议
省委、省政府依据国家区域发展大战略,统筹全省区域发展大格局,把岳阳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地。省委书记徐守盛在刚刚结束的省委经济工作会上明确指出“要发挥岳阳作为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作用,呼应‘长三角’,着眼‘中三角’,对接长株潭,辐射环湖区,将其发展成为全省通江达海的新增长极”。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岳阳发展寄予厚望和全力支持。
民盟湖南省委2014年在岳阳调研,充分感受到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对岳阳未来满怀信心、思进求快。通过多年努力,岳阳的产业基础更加雄厚,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开放势头更加强劲,要素集聚更加丰富,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动能和潜力。从区域发展走向来看,国家重点实施长江经济带等三大区域战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获得国家批准,随着蒙华铁路、“一区一港三口岸”等加快推进,岳阳争取大批战略性项目落地的承载空间巨大,完全可以成为湖南发展最快的地方和经济发展新的核心。
将岳阳定位为仅次于长株潭的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双核”驱动,将更有力地推进我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实现我省经济新的跨越。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建议:
一、充分发挥沿江口岸的优势
切实理顺港区管理体制,成立城陵矶新港管委会。参照江苏张家港等长江口岸城市的做法,设立岳阳市长江港口管理局,与岳阳市政府口岸办合署办公,全面实施对长江各港口的综合协调和管理。
在岳阳设立湖南航运交易所,建立集“平台监管、数据处理、政策发布和国际物流”于一体的电子口岸。实行全省港口“一盘棋”,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加强省内各港口协调合作,引导长株潭和怀化、常德、湘西等地区航运港口作为城陵矶口岸的“喂给港”,巩固城陵矶港的航运枢纽港地位。
对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借力亚太供应链核心枢纽,复制、推广“清单式管理、快速化审批”等成功经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打造与国际惯例和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系,构建制度优势。
二、加快沿江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岳阳长江大型水运港口建设,加大与周边省份的水运合作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湘江、长江黄金水道在现代物流中的作用。加快长江航道疏浚、岸线开发整治和重点港口建设,加快推进岳阳至武汉的5000吨级航道疏浚工程,将航道常年维护水深由38米提高至45米,畅通上中下游水运。加快推进岳阳——咸宁——九江城际铁路,杭州——瑞丽、修水——平江等高速公路和长江过江通道建设,疏通省际之间的交通瓶颈。
三、发展现代产业
依托产业发展条件与基础优势,加快构建沿江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航运物流。以港口、铁路、公路、空港、管道运输等为依托,以城陵矶综合保税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冷冻肉类进口口岸、粮食进口口岸为载体,加快城陵矶综合物流园建设,引导外向型产业重大项目优先向临港产业新区布局,着力打造长江中游重要的航运物流中心。
二是绿色化工。支持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建设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中的1500万吨炼油改扩建及100万吨芳烃项目尽早落户。全面整合石化产业资源,将全省化工生产企业经过改造提质后,引导集中到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建设湖南“两型”化工开放经济带。
三是电力能源。重点支持岳阳打造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和湖南煤炭储备基地,建设湘北电力能源基地。大力支持国电、华能、神华加速推进火电项目开工上马,加快推进沿江沿湖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和核电前期工作,构建综合性能源供应体系。
四是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引导大运量、大耗水、大进大出的新型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向沿江布局,形成沿江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支持岳阳北斗应用示范城市和北斗导航营运中心建设,依托北斗卫星产业园,吸纳相关项目落户,促进上下游产品联动开发,延伸产业链。
五是现代农业。推进环湖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扶持农业新型主体发展,加大对标准粮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