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微赴湘西州调研精准扶贫等工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6-06-14 来源: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

 

 

 

 

 

 

  初夏的湘西大地,山清水秀,林茂草绿。6月6日至8日,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李微微来到湘西自治州吉首市、花垣县,深入农村、企业,就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及组织劳务输出脱贫等进行调研。省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袁新华参加。

  湘西州是全省扶贫的主战场。扶贫政策是否落地?产业带动成效如何?群众收入增加多少?李微微一直牵挂于心。

  7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先后在吉首市矮寨镇补点村、中黄村、坪年村考察并看望慰问贫困户。补点村是纯苗族聚居区,是典型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山村。沿着蜿蜒的石板小道拾级而上,李微微一行察看了中促会精准扶贫联系点——补点村苗族生态文化乡村游项目规划图,详细了解项目推进情况。在补点村“三制一卡”党建公示栏、“党务公开栏”前,李微微驻足良久,仔细查看驻村扶贫情况,听取相关情况介绍。

  州政协机关按照“谁帮扶、谁负责、不脱贫、不脱钩”的原则,组织14名领导干部与补点村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了长期帮扶联系,形成了资金整合、力量汇聚、方式多元化的帮扶模式。李微微一行来到贫困户时胜荣家里,察看住房和生活情况,同一家人谈扶贫发展、算收入支出账,详细询问日常生活和就业、上学等还有哪些困难,鼓励他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把孩子培养好,在各方帮助下尽快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传承苗绣文化,实现精准脱贫。”中黄村是由吉首市妇联定点联系帮扶村。市妇联在开展苗绣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大与市场对接力度,与多家服饰公司签订了意向协议书,以“公司+农户”的订单加工模式,让200多名参与苗绣制作的贫困妇女每人每月增收1500元,实现了她们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一项项帮扶措施的落实,大到产业建设,小到柴米油盐,体现了“扶真贫、真扶贫”的责任与担当。李微微说,看到村里的变化和村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十分高兴。她指出,脱贫关键要靠自己,村、支两委要带领群众脱贫,企业进村后要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李微微非常关注产业发展对扶贫的带动作用。7日下午,李微微来到吉首市马颈坳镇东方红住宅产业园视察,听取产业园规划建设和生产经营情况介绍,察看相关加工产品展示,同技术人员交流。企业负责人介绍,正全力实施扶贫项目,把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彻底告别危房作为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目前正与吉首市、凤凰县等相关村进行工作对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李微微听了非常高兴,对企业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实施产业扶贫等做法给予肯定,勉励他们再接再厉,通过实施移民搬迁和易地安置,有效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鑫土地果木专业合作社调研时,李微微一行了解到,为进一步引导农民走高效农业之路,合作社通过积极与村组织衔接,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分别在马颈坳镇合群村、竹寨村等地建立了“湘西贡桔”、果树盆景、果木苗圃等基地15个,实现了农业产业开发的规模化、区域化和专业化。李微微详细查看合作社示范基地培育的种苗,了解产品的销售等情况。她指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拓市场,努力解决销售等问题。

  吉首经开区盛世湘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宽敞的展示厅内,当地出产的生态产品琳琅满目,李微微饶有兴趣地参观,不时询问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她指出,要拉长产业链条,依靠企业的项目、市场和品牌带动村里的发展。

  在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同村民和干部座谈时,李微微指出,精准扶贫的任务很重,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产业帮扶和项目对接上下功夫;要继续加强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和落地。

  “扶贫不是做盆景。”李微微强调,要加快产业发展,以一个村的发展带动周边村的发展;要把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的工作做细做实,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当地群众的内生动力;要把精准扶贫和湘西州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结合起来,深度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把政策转化为行动,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

  调研期间,李微微还听取了湘西州旅游发展、脱贫攻坚及劳务协作试点工作汇报,对湘西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在看望湘西州政协机关干部职工时,李微微勉励大家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建设美丽湘西的进程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广泛地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充分体现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责任和担当。 (湘声报记者 姚依农) 

主办:政协湖南省委员会   承办:新闻信息中心

省政协值班电话:0731-84307518   省政协门户网站联系电话:0731-84892011   E-Mail:hnzxadmin@126.com   备案序号:湘ICP备130109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