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物  /  RENWU

去世后,脂砚斋并没有停止对《红楼梦》的批注,
她以此来寄托自己对曹雪芹的怀念。“余尝哭
芹,泪亦待尽”,正是脂砚斋在曹雪芹去世后
的悲苦心境。

从《红楼梦》中的批语可以看出,脂砚

斋应该和曹雪芹从小青梅竹马。比如,《红楼
梦》中写到史湘云设螃蟹宴,宝玉叫拿合欢
花浸的酒来喝时,脂砚斋批道:

“作者犹记矮

幽舫前以合欢花酿酒乎?屈指二十年矣,叹
叹!”曹雪芹写史湘云住处有合欢花酿酒并

非凭空虚构,而是以
20年前他和脂砚斋一
起酿制的童年往事写
成的。

在《红楼梦》的

第一回甄士隐家被烧
时有段眉批:

“写出南

直召祸之实病。”所谓

“南直召祸”,应是入狱和抄家之祸。曹雪芹了

解脂砚斋的身世,脂砚斋对南直召祸的隐情更
是一清二楚,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批注。“南直
召祸”直接导致了脂砚斋家道衰落,身遭离乱。
对于这段令人伤痛的往事,脂砚斋多处流露,
她在第十三回“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
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句上批道:

“树倒猢狲

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伤哉,
宁不恸杀!”抄家之后,七零八落,发出“树
倒猢狲散”的感叹,在情理之中。

脂砚斋有一条批注说:

“凤姐点戏,脂砚

执笔事,今知者寥寥矣,(宁)不悲乎!”说
明脂砚斋不仅确是女子,她还曾在大观园里生
活过。当曹雪芹写到“就是后一带花园子”时,
有一段问答式的批注:

“‘后’字何不直用‘西’

字。”“恐先生坠泪,故不敢用‘西’字。”显
然是脂砚斋在问,曹雪芹在答。看来,脂砚斋
早年曾住在曹家的西花园。

“脂批”中有“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

生恨几多”的句子,也说明了“脂砚先生”是
女子。“作书人将批书人哭坏了”等批语,显

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又名

《石头记》。他最后近十年亲自修订的《红楼梦》

手稿,都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曹雪芹
为何在书名中着重强调“脂砚斋”?“脂砚斋”
又是谁?

首先要说的是,脂砚斋是一个人。
翻阅脂砚斋评阅的《红楼梦》,在其手稿

的字里行间,写下了许多朱砂批语。脂砚斋的
批注被称为“脂批”,这种抄本就是“脂本”,
都是由手抄录而成,全部以曹雪芹亲修手稿为

底本,这些批注就像一把钥匙,总是在曹雪芹
故设谜局时,把读者引向“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开阔之地。

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有两条临终

绝笔似的批语,写在曹雪芹所题“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的眉端: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

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余尝哭芹,泪亦待尽。”“今而后,惟愿造化主
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
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这两条批语明显
是作者未亡人的口气,由此可以看出,脂砚斋
是曹雪芹的患难伴侣。

曹雪芹的好友敦诚和敦敏在诗中说,曹

雪芹死后有遗孀在世,她正是脂砚斋。脂砚
斋在批注中指明,曹雪芹死于壬午(1763)
除夕。后来张家湾出土的“曹雪芹墓石”上
确有“壬午”的纪年。由此可知,脂砚斋在
甲午年(1774,乾隆三十九年)尚在人世,
但已是风烛残年。

从脂砚斋在《红楼梦》中留下的诸多批语

可以看出,脂砚斋和曹雪芹感情深厚,曹雪芹

脂砚斋是曹雪芹的什么人

王吴军

·  文史博览  ·  2016年第1期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