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协会议 > 政协全体会议 > 政协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 委员提案
加大湘江流域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
民进湖南省委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理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空气及农产品等造成的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导致湘江有机污染负荷逐年提高的主要原因。
一、湘江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现状
一是畜禽水产养殖污染现象突出;二是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排现象严重;三是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施肥、施药严重损害生态环境;四是农膜等农业废弃物损害土壤结构;五是病死畜禽、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六是焚烧秸秆严重污染环境。
二、导致湘江流域农村面源污染形势严峻的原因
一是以点带面,难以整体推进。自2010年以来湘江流域沿线相继开展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建设,但所占比例很小,难以从根本上整治农村面源污染的突出问题。
二是项目驱动,难以持续推进。目前农村环境保护的整治资金大多依赖中央、省市项目资金投入,而地方财力有限,一旦没有后续资金注入,项目就难以持续下去。
三是政府主导,难以深入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主要依靠政府力量,社会参与面不够大,市场化程度很低,缺乏长效机制,治理难以深入推进。
四是机制不活,难以科学推进。大部分农村乡镇没有专门的环保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存在多部门管理,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农民环保意识不强,不愿承担治理费用;缺乏适合农村需要而又成本低廉的实用环保技术;对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单一,没有因地制宜。
三、加大湘江流域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
1、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主管部门,建好乡镇环卫管理所,配备专职人员,整合涉农环境项目资金。建议省政府研究制定“湘江流域农村环境整治考核办法”,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措施、成效、资金投入、群众满意度等指标纳入考核范围。
2、统筹科学规划。科学制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布局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鼓励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农场。加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政策的制定,出台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农化品生产、销售及使用的扶持政策。建立重点污染领域生态准入制度,实现畜牧业从城郊平原向山区丘陵转移,从沿江沿河沿水库向农业生产区转移,从房前屋后向生态养殖区转移,促进立体型种养生态畜牧业发展。
3、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村民环境自治机制,成立环保合作社、环保协会等组织,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积极推行土地流转,鼓励建设标准化农业园区和组建农村合作社,推广和深化农户与龙头企业利益共享机制。划定生态红线,建立补偿机制,建议将湘江两岸五公里之内的流域划定为生态红线,区域内禁止规模畜禽养殖,推行生态农业。对因生态保护作出牺牲的地区和群众采取财政转移补偿、产业生态补偿、项目建设支持、开发性补偿等方式进行补偿。
4、加大资金投入。建议全国人大增设环境税等税种,在城市征收水污染税,对一次性餐具、饮料容器等固体废弃物征税,筹措资金专门用于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农村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和污染物综合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将农村环境治理经费投入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引入民间资本,制定有关投资、税收、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调动村民力量,通过村集体承担部分治理费用,社会捐助、群众集资等方式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5、强化技术支撑。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预测预警机制,完善农业环境安全的评估体系。加强对新型高效肥料、高效低毒农药、生物防控技术、畜禽粪污低成本治理技术、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等的研究开发。优化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建议根据湘江流域地区的实际需要,分类采取不同的垃圾处理模式:① “户组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模式,主要针对距垃圾处理场较近、人员居住密集、交通便利的乡镇;②“户组分类、村收集、乡镇(片区)处理”模式,主要针对离垃圾处理场距离较远、运输不便,转运成本高的乡镇;③“户分类、村(组)收集、处理”模式,主要针对丘陵地区,交通不太便利,无法由乡镇开展集中清运处理工作的地方;④“户产、户分、户处理”模式。主要针对高山地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村庄。制定农村污水治理的路线图,将城市污水处理截污管网逐步向城郊结合部和农村延伸;城市污水处理厂搜集范围外的经济发达乡镇,尽快建设区域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暂不具备条件的乡镇和村庄,推广人工湿地、生物稳定塘处理项目。
6、健全法律保障。建议尽快制定《湖南省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条例》,对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生活垃圾的收集与处理,排污管道建设与生活污水处理,农业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农药、化肥的销售与使用,农业秸秆的处置,病死畜禽、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基层环保机构的设置与部门联动机制,社会参与环保工作的途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领导机制与考核机制、法律责任等进行规范。农业部门抓紧进行配套技术规范建设,如制定化肥和有机肥的质量标准,鼓励能够减少面源污染的肥料生产和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