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吉海:加快湘江保护与治理的几点意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4-05-07 来源:人资环委

  我结合参与省政协“加快湘江保护与治理”重点调研,从专题协商角度谈几点意见。

  

  一、省政府主推的“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工程开局良好,在落实保护治理责任,探索保护治理机制上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家毫省长和肇雄常务副省长对一号工程实施抓得紧,这次调研所到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省直水利、环保等部门,对贯彻省政府一号工程决策和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是认真的,在分解落实保护治理责任、推动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治理、创新投入机制、动员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社会反响很好。市县区政协在推动湘江保护与治理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我们现场调研的湘潭竹埠港地区污染企业搬迁治理和长沙坪塘地区污染企业退出,有三条推动措施值得借鉴:一是将治理责任分解落实到区政府。二是区里运作公司负责搬迁治理的筹融资。通过争取上级补助和土地变性开发等措施,预期财务大体可以平衡。三是对治污不达标和需退出的企业实行奖补倒逼机制。

  

  二、湘江保护治理任务艰巨,必须抓好重点推进。从调研情况看,湘江流域的污染是多年累积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污染叠加形势仍然严峻,局部区域环境安全隐患尚未有效清除,工业、生活污水直排湘江及其支流仍然存在,而目前各级政府能投入的财力又是有限的,因此必须突出抓好重点,确保实现全流域水质初步好转。一是对已列入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施要加强督办,确保按治理计划推进不拖后腿。对像株洲清水塘央企较多、搬迁任务较重的地区,建议省政府从企业搬迁选址布局等角度专题研究。二是抓紧实施长株潭地区的生活、工业污水管网配套,解决污水直排,确保湘江枢纽工程蓄水后的饮水安全。三是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控和预测预警体系建设,防止发生突发性水体污染事件。四是加大对畜禽规模养殖退出的支持,安排补贴资金,落实好湘江流域畜禽规模养殖的退出任务。五是严控新上污染项目,管住不新增污染源。

  

  三、注重开启湘江保护治理的可持续模式。从上世纪90年代起,省委省政府一直重视湘江的污染治理,采取了多轮行动,但因为资金筹措、发展压力等多方面原因,效果不是很理想。从2008年起,特别是去年省政府将此列入一号工程以来,财政投入大幅增加,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湘江保护治理进入新的阶段。现在回过头看,湘江保护治理除领导和领导集体的决心决策外,资金投入、先进环保技术支撑和广泛动员企业、群众与社会力量参与尤为重要。一是省政府和市县政府都应加大引导性投入。从前些年保护与治理情况看,地方政府确实拿不出多少钱,各级主要是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争取多元投入。但本级的配套投入、引导性投入还是少了,要增加额度。二是注重推广成熟的、经济的治理办法和治理技术。有些技术是过渡性的,一个项目投入很大,作示范可以,但没有推广价值。省政府应鼓励扶植湖南的科研院所、环保装备企业研发成熟的、经济的治理技术,奖励核心技术攻关。三是有的专家建议,湘江保护与治理首要任务是保饮水安全,可以考虑在自来水厂采用工艺改造深度处理提升水质,这样花钱少些,也来的快些。长沙市在这方面已作了尝试,长沙二水厂搬迁后经改造深度处理提升的水质已达欧标,从终端控制饮水水质的效果是好的。(摘自省政协“加快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专题协商会上的讲话)

主办:政协湖南省委员会   承办:新闻信息中心

省政协值班电话:0731-84307518   省政协门户网站联系电话:0731-84892011   E-Mail:hnzxadmin@126.com   备案序号:湘ICP备130109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