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30日,省政府与省政协举行“加快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专题协商会,共同推进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出席并讲话,省政协主席陈求发主持。
省领导陈肇雄、武吉海、袁隆平、杨维刚,省政府秘书长戴道晋、省政协秘书长袁新华出席。
2013年,省委、省政府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将湘江保护与治理作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明确要求把喝水、蓄水、用水、治水的关系处理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江清水。省政府出台《实施方案》,依法推进“一号重点工程”,标志着我省湘江保护与治理进入了不可逆转的法制轨道。
为加快推进“一号重点工程”,省政协将湘江保护与治理作为今年的重点调研课题,并在与省政府充分协商后,将之作为今年重点协商议题,成立专门调研组,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深入湘江流域各市和县市区,实地了解湘江保护与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会上,调研组通报了相关调研情况,与会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围绕加快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袁隆平委员建议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祝燕德委员建议改革湘江保护与治理体制机制;曾虹燕委员呼吁完善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库区污染防治体制;王力力委员提出了妥善解决“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建成后库区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的建议;黄曙光委员建议高位推进株洲清水塘工业区企业搬迁改造;马石城委员呼吁创新湘潭竹埠港搬迁与投融资体制;唐定委员建议建立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柴立元呼吁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攻关力度;熊如意建议完善湘江保护规划等。部分省政协委员还与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协商互动。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杜家毫充分肯定了各位委员、专家学者在湘江保护与治理方面所做的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感谢省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对省政府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说,保护与治理湘江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打赢、打胜湘江保护与治理这场持久战、攻坚战。
杜家毫指出,当前,省政府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正稳步推进。主要是通过抓责任落实,基本形成省市联动的工作格局;抓重点突破,以重点项目带动重点区域整治;抓案件查处,努力做到旧账抓紧治理、新账决不再欠;抓制度创新,探索建立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
杜家毫强调,湘江保护与治理不仅是全省重大环保工程和民生工程,更是一项重大发展工程。要把保护治理与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此促进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污染企业关停、退出力度,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推广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提高城镇污水垃圾收集处理水平。保护与治理湘江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长效机制。要全面梳理、尽快公布环境保护、矿山开采、河道采砂等方面的审批清单,在重大事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努力形成全社会保护与治理湘江的强大合力。加强湘江的保护与治理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要广泛凝聚共识,积极参与和加强监督,帮助破解资金、技术、污染企业退出和转型,以及体制机制等难点问题,与全省人民一道把湘江的保护与治理向纵深推进。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政协工作,认真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努力为政协参政议政创造条件,共同把湖南的事情办好。
陈求发说,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流域内承载着全省60%的人口、80%的经济总量,是我省人口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省政府把湘江保护和治理作为一号重点工程,抓住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符合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我省两型社会建设及湘江流域环境保护的实际和人民群众希望生活环境更美好的愿望。要加快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需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在生态补偿、监督管理、责任追究、投融资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需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处理好保护与治理、城市与农村、上游与下游的关系;需要更加注重保重点、抓难点,打好重金属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需要更加注重科技支撑,为湘江保护与治理注入新的活力;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参与,形成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陈求发强调,调研报告起草组的同志要充分吸纳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以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省政协将进一步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提升履职水平,丰富履职形式,提高履职效能。(本报记者 吴刚)
|
主办:政协湖南省委员会 承办:新闻信息中心
省政协值班电话:0731-84307518 省政协门户网站联系电话:0731-84892011 E-Mail:hnzxadmin@126.com 备案序号:湘ICP备130109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