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补贴资金到账难、建房不能搞形象工程、贫困户基础信息应更精准……10月11日至14日,由省政协常委、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胡伟林任组长,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组成的省政协专项民主监督第七组赴郴州开展专项民主监督。
在国家级贫困县桂东、汝城两地,监督小组通过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实地察看和查阅档案资料、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并就一些亟待解决问题建言。
易地搬迁资金难到位
在桂东县桥头乡红桥社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搬迁户陈世新高兴地告诉民主监督组一行,“今年年底能搬进新房过个热闹的新年了。”
今年42岁的陈世新原来的家在鲤鱼村刀背山组,一家四口住在900米海拔高的大山中,靠种田和种植杉木生活,年均收入只有五六百元,属于典型的贫困户。如今,他通过易地搬迁,不仅住上了新房,还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每月1500元的工作。
“政府给我提供了住房和就业保障,尽快脱贫的梦想离我不远了。”陈世新满怀希望地说。
近年来,郴州市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截至2016年9月30日,已开工的项目达98个,各安置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走访中,民主监督组发现存在易地搬迁补贴资金到账难等问题。
“有的安置点已开工建设,有的甚至竣工了,报批手续办理需要一个过程,但无批复文件,农发行、农开行不予报账,影响了安置工程建设进度和搬迁对象的积极性。这项工作应协调相关部门开设绿色通道,简化报账程序。”桂东县易地扶贫搬迁办主任黄维意反映,目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报账进度与建设进度不同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搬迁补贴资金的落实是贫困村农民的“心头盼”。在汝城县泉水镇旱塘村,一个40多岁的妇女独自抹泪挑土建房的场面,引起了小组成员们的关注。
据了解,该村贫困搬迁户的资金需自己先行筹措,等房屋建成验收合格后再一次性拨付到位。为何要这样?当地负责人答复:担心钱没用到刀刃上。
省政协委员、省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计世飞认为,不能因资金监管问题阻碍资金的发放,“对贫困户来说,本身就因贫困缺钱,筹钱存在很大的难度”。他建议,进一步改进易地搬迁安置资金拨付方式,可考虑分批拨付,方式可以更灵活。
在桂东县东洛乡生态移民易地搬迁安置点,一幢幢楼房依山而建,典雅别致,堪称别墅群。小组成员走进一个搬迁户的家,上下两层楼均超过100平方米,整洁、宽敞、明亮,电视、冰箱等常用电器一应俱全。
“易地搬迁建房应是雪中送炭,不应该是锦上添花。”民主监督组成员一致认为,建房能满足村民基本生存生活要求即可,不要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应该把资金用于更大的扶贫项目。
脱贫户情况更新滞后
贫困户、贫困村的脱贫评估难以做到实事求是、全面准确,这是民主监督组一路上听到的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
“请帮我找找清泉镇一个叫朱玉林的贫困户。”10月12日,小组成员李建安委员向桂东县扶贫办了解自己联系帮扶的贫困对象朱玉林的情况,然而在县扶贫办管理系统中却查不到其资料。经了解,朱玉林已脱贫退出了贫困户行列,但管理系统中却没有相关记录。
民主监督组调查了解到,在对脱贫户的认定方面,汝城县2014年没有记录,2015年才开始有比较全面的登记。该县扶贫办反映,由于兜底对象涉及到全县所有农村低保户1.1455万户的2.2097万人和其他未纳入低保生活贫困的对象,要逐户进行入户核实调查,工作量大,难度也大。
与此同时,小组在走访中还感受到,因为确定扶持对象时,主要是依据农民人均纯收入、县级财政收入、贫困人数来确定的,不退出有好处,退出没有好处。所以一旦被确定为贫困县,群众不愿意退出,干部也不愿意退出的现象普遍存在。
“农民能够把一些隐性收入和盘托出吗?银行存款是个人隐私,你有权力到银行查询吗?一些村民为评上贫困户反复上访,基层干部的安全谁能保障?”郴州市民政局负责人建议创新手段,联合住房、公安等部门建立个人房产、车辆等涉及扶贫的信息共享系统或机制,以大数据为精准识别护航,及时将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识别出来。
基础信息采集有待精准
家里有几口人?几分地?身体状况怎么样?经济来源有哪些?贫困的原因和实际困难是什么?怎么脱贫致富?……民主监督组每到一处都详细了解这些情况,直击贫困户基本信息与实际不符、数据统计标准县乡有差异、致贫原因表述过于抽象笼统等突出问题。
桂东县东洛乡上洞村低保贫困户李翟,民主监督组上门了解到的情况是女孩,但建档立卡资料登记的却是男孩;而对她兜底脱贫的原因记载是“因其它不可抗拒原因,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但实际情况是其父15年前遭遇车祸,重度残疾,丧失劳动能力,母亲离开,完全可以将情况登记为“因车祸意外导致贫困”。
又如桥头乡甘坑村骆永雄,2015年已脱贫,退出了贫困户行列。在乡镇,有其退出认定资料,上面记载的年均收入是3040元;而县扶贫办相关资料的记载却是年均收入3500元,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出入。
“脱贫攻坚,精准识别是基础,精准施策是关键。”胡伟林委员建议,应严格按照中央、省里统一标准评估核实贫困户、贫困村信息,确保贫困户、贫困村“零遗漏”;其次,要以更加严谨细致的精神和负责任的态度,采集、整理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努力做到基础数据“零差错”。
主办:政协湖南省委员会 承办:新闻信息中心
省政协值班电话:0731-84307518 省政协门户网站联系电话:0731-84892011 E-Mail:hnzxadmin@126.com 备案序号:湘ICP备130109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