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物 / RENWU
谁让萧红骨灰迁葬广州
唐时月
1942年1月12日,年仅
31岁的萧红病逝于香港。临
终前,萧红悲怆地说:
“我将
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
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
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
不甘,不甘。
”萧红提出,希
望能把自己埋在一个风景区,
而且要面向大海,其丈夫端
木蕻良因此选定了当时香港
风景最好的浅水湾作为萧红
的葬身之地。
10多年后,因工程施工
的缘故,
浅水湾的萧红墓地有遭到破坏的危险,
引起了当时在香港《大公报》任职的诗人陈凡
的关注。1956年11月21日,
陈凡在给老朋友、
时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水拍的信中谈
到,他每次到浅水湾,总要去看看萧红墓,这
年夏季去看,
“景况更令人不快,那坟地竟被
人填平,上面搭了帆布棚,作为卖汽水食物的
摊子,天天任人践踏,杂垢遍地”
。信中附诗
表示希望至少能引起文艺界的注意,
设法迁葬:
“当年的‘生死场’
,而今已成为祖国建设繁荣
之地,也应该接萧红回去看看了吧?”陈凡在
信中还附上一张萧红墓遭破坏的照片。
袁水拍接此信后,让时为副刊编辑的姜
德明,据信摘编成一篇三四百字的短文,加
了个《萧红墓近况》的标题,发表在1956年
12月5日的《人民日报》副刊上,引起很大
反响。
萧红墓险遭破坏一事,也引起了作家叶灵
凤的关注。1957年3月,叶灵凤在香港中英
学会作了一次题为《关于萧
红女士的事情》的演讲,主
持者当场决定由中英学会负
起保护萧红墓的责任,并写
信给端木蕻良,征求他的意
见。到了7月初,浅水湾萧
红墓一带的土地所有人决意
在那里兴建一座儿童游泳池,
数年前墓地上铺做地基的混
凝土地面也被掘开,形势已
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中
英学会考虑既已无法保全原
墓地,不如先将骨灰掘出来
再想办法迁葬。
依照香港法律,迁移墓葬必须由死者家属
申请执照才可进行,
但当时端木蕻良无法来港,
于是,叶灵凤以“友好”名义向市政局申请到
了一张迁墓执照。1957年7月22日,葬在浅
水湾的萧红骨灰顺利挖掘出土。1957年8月3
日上午10时,60多位香港文化界人士在九龙
红磡永别亭内举行了萧红骨灰返穗送别会,这
天早上,留港文艺界人士不约而同闻讯赶来参
加,用叶灵凤的话说:
“萧红死得寂寞,这次
的走,总算走得热闹了。
”
之后,叶灵凤、曹聚仁等6人搭乘当日火
车将萧红骨灰送往深圳,当天下午,萧红骨灰
运返广州。1957年8月15日下午,广州市文
化艺术界在别有天殡仪馆举行萧红迁葬悼念
仪式,仪式完毕后,随即将骨灰安葬于广州郊
区的银河公墓。
(责任编辑:楚文)
(邮箱:zhouwenji0303@163.com)
叶灵凤
· 文史博览 · 2016年第1期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