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湖南政协门户网站!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四不两直”调研监督后,省政协人资环委提出系列建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25-10-11 来源:


    近日,省政协人资环委兵分四路,以“四不两直”的方式在长沙、衡阳、岳阳、张家界、益阳、郴州、湘西等市州,就秸秆综合利用与精准实施焚烧管控工作开展调研监督。期间,各调研监督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农业合作社、秸秆加工企业,与种植大户、企业负责人、村组干部、村民群众现场交流,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并提出意见建议。

    调研监督组发现,目前在秸秆综合利用、焚烧管控、政策扶持、宣传引导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乡镇尚未建立秸秆收储运网点及临时收储点;散户与种植大户、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缺乏有效协同机制;秸秆粉碎或翻耕还田后,因短期难以腐熟,影响了稻油轮作;个别偏远山区未规范开展禁烧责任公示,责任人、联系电话等关键信息未明确;一些地方过度依赖悬挂横幅、张贴明白卡、大喇叭广播等传统形式,缺乏更贴近农户需求的互动式、场景化宣传;宣传重点集中在“禁止焚烧”的警示性内容,对秸秆“如何利用”“谁来回收”“能获何利”等农户关切的关键信息解读不深、传递不透等。


    为此,调研监督组建议,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成立秸秆综合利用专家指导组,在秋收等关键节点开展巡回技术指导,树立先进典型,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真正落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设立村级临时集中堆放点,或统一组织小型化、便捷式的收集打捆服务,将小散农户的秸秆集中起来,再对接收储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合理规划布局“乡镇有中心、村村有网点”秸秆收储体系,鼓励和支持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主体建设或运营收储点,并在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打通秸秆从田间到工厂的“最后一公里”。


    在加大秸秆“五化”利用、农机具补贴方面,调研监督组建议,加大招商引资和本地培育力度,吸引和扶持从事秸秆饲料化、基料化(如生产食用菌)、能源化(如固化成型燃料)等领域的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从根本上拓宽秸秆出路,实现“以用促禁”的良性循环。探索以村集体为单位集中采购农机、统筹作业的模式,同时将无人机、微型收割机等适合山区的秸秆转运利用设备纳入农机具补贴范围,优化秸秆低茬收割粉碎还田与离田补贴的申报、审核环节,确保补贴及时足额到位。研究制定散户补贴政策,让自行实施秸秆低茬收割、粉碎还田或离田的散户享受与经营主体同等的补贴待遇,激发散户自主消纳秸秆的积极性。


    在精准实施焚烧管控方面,调研监督组建议,在中晚稻收割后的10天至15天、秸秆产量大的区域,以及静稳等不利扩散天气,加大巡查频次,利用铁塔高空视频监控、无人机巡飞等“技防+人防”巡查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发现的转变。


    在宣传引导方面,调研监督组建议,推动宣传方式从“警示型”向“服务型”转变。增大宣传单、明白卡的字号,便于农户识别查看。组织农技人员、成功典型在屋场会、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教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农户算清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减少化肥支出的“生态账”,以及离田销售增加收入的“经济账”,提升农户的主动参与意识。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