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湖南政协门户网站!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省◆雷宜锌:湖南“国际名片”的行动与梦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4-04-08 来源:湘声报

雷428A0929.jpg

  雷宜锌,1953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任省政协委员、长沙市政协委员、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副主席、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2009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授予“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家”、“湖湘之子”称号。

  

  以前,他不愿有政治身份和社会头衔,怕耽误自己的艺术创作,但自从当了委员后,他发现自己有了更多建言的机会。

  

  ◆文/本报记者 刘敏婕 图/受访者提供

  

  即便是刚到长沙的人,也很难不与同时担任省政协委员和长沙市政协委员的著名雕塑家雷宜锌的作品打照面:黄兴路步行街上迎来送往的“老长沙”、芙蓉广场上拉小提琴的金色少女、白沙井旁的“白沙汩汩”、新世纪体育城外的“奥运湘军”、湘江风光带的“马王堆图腾柱”……

  

  自从刻着雷宜锌签名的马丁·路德·金雕像屹立在美国华盛顿的国家广场之后,他顿时成为全球最负盛名的雕塑家之一,前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将袁隆平与他并称为湖南的“国际名片”。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长沙人,雷宜锌每每看着自己的作品静静散落在这座城市,一种巨大的满足感便会在顷刻间弥补多年无休的疲惫与枯燥。

  

  “我的一切灵感都来自这个城市,湖湘文化是我的生命和艺术的源泉。”雷宜锌说,自己到别的地方都不习惯,每次出差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吃碗米粉”。

  

  名字刻在美国国家广场

  

  一走进雷宜锌位于宁乡小镇的雕塑基地,视线立刻被左侧草坪上的诸多人物雕塑所吸引,才看完“牵马的屈原”、“前行的毛泽东和周恩来”,一转头突然发现一座极其高大的雕像屹立在正前方,背靠山石,目光坚毅,那便是令“中国雷”蜚声国际的马丁·路德·金雕像了。

  

  马丁·路德·金雕像自立项之初便备受关注。2006年,雷宜锌的“希望之石”从世界各国2000多名艺术家的900多个方案中脱颖而出,最终获选。

  

  令雷宜锌没有料到的是,他的中选在美国主流社会引起了长达5年的讨论,从是否应该由中国人雕刻黑人民族英雄、雕像造型是否过于“对抗”到是否应该允许中国工人赴美安装雕像,5年间,他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10米高的金雕像最终屹立于美国国家广场时,国别、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种种差异刹那间被跨越,所有美国媒体都奉上了溢美之词。金的长子表示,这是最像自己父亲的作品,而且由中国雕塑家来为他的父亲塑像更能体现出其作为“世界公民”的精神内涵。

  

  2011年10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为马丁·路德·金雕像揭幕后,紧握住雷宜锌的手说:“我被你的作品所震撼,感谢你为美国人民带来了一件伟大的作品。”

  

  如今,许多国际友人来湖南访问,大多都会去雷宜锌的创作基地看看。去年,时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到湖南访问时,一看到雷宜锌,便立即起身握手,评价金雕像“非常有影响力”。

  

  从美国回来后,雷宜锌一直想在长沙举办国际雕塑艺术节。在长沙市的大力支持下,今年9月,他邀请的20余位世界一流的雕塑家将在长沙洋湖湿地公园一展身手。

  

  “我们以很少的付出,就能为长沙留下20余件世界精品。”雷宜锌兴奋地说,如果这次活动能成功,以后国际雕塑节就可以定期在长沙举办。

  

  由于筹备组中只有雷宜锌参加过国际雕塑节,很多专业问题别人无法解答,因此每一位雕塑家都由他亲自协调,这耽误了他大量的创作时间。之所以如此尽力,因为他觉得自己这张“国际名片”不能白当,“应该为推广湖南的国际形象和艺术发展做点事情”。

  

  享受孤独的艺术家

  

  胡耀邦诞辰100周年纪念雕像、湖南省党史陈列馆的伟人群雕、芷江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碑……湖南各地的重大城雕项目首先都会想到雷宜锌,已到花甲之年的他完全没有放松和休闲的时间,每天晚上工作到11点。

  

  除了不能推的会议和活动,雷宜锌的活动范围都在基地。每到长假,总有朋友打电话邀他出游,他却从没答应过。“有时候挂了电话,我真的觉得自己太亏了。基地的工人都放假了,我一个人还在这里工作。”

  

  车间里放置着许多成品和半成品,其中一个巨大的梨形不锈钢雕塑是他为新疆梨城库尔勒设计的。金雕像安装期间,正在美国访问的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曾特意到场和雷宜锌一起参观,张任职新疆后点名推荐雷宜锌创作城雕。

  

  相比大型城雕,雷宜锌更喜欢做一些唯美小物,没有主题、没有目的,只展现纯粹的雕塑美。去年他做了一件架上雕塑“晨”,披散着长发的少女神态优美,在“湘江之夜”拍卖会上以180万元拍出。

  

  作为省文联副主席和省美协副主席,雷宜锌遗憾的是,湖南近年来鲜见有影响的艺术精品,甚至很难入围全国美展。在他眼中,湖南不乏有才情的艺术家,无奈浮躁成了打造艺术精品的挡路石。

  

  有时看到一些朋友累于世俗琐事,他不禁摇头叹惜:“现在很难有人能沉下心来创作,不管多么有才气的艺术家,出精品还是需要时间打磨的。”

  

  1999年,他雕刻自己最得意的架上作品“出境”时,足足在工作室里闭关两月,不回家不接电话,一日三餐由对面盒饭店送过来,连送饭小妹都佩服他的定力,后来“出境”在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获得铜奖。

  

  雷宜锌非常享受孤独,“虽然很难再超过金雕像的影响力,但我还是希望可以多做几个自己真正满意的作品。”

  

  热衷公益的政协委员

  

  2012年1月,雷宜锌以“特约委员”身份第一次参加长沙市两会,次年担任湖南省政协委员和长沙市政协委员。以前,他不愿有政治身份和社会头衔,怕耽误自己的艺术创作,但自从当了委员后,他发现自己有了更多建言的机会。

  

  10年前,长沙市出台了全国首个城市雕塑规划,雷宜锌当时是参与专家之一。根据该规划,长沙至2020年将新增600多个城市雕塑,但该规划多年来成了一纸空文。2013年他就此递交提案,年末时长沙市建设局回复雷宜锌,中山路三角花园即将修建长沙和平解放纪念碑,令他稍感宽慰。

  

  今年长沙两会,他在会场外偶遇新任市长胡衡华,他说出了关于筹办国际雕塑节的计划,希望能以市长名义向各国雕塑家发送邀请函。市长欣然同意,如今雕塑家们都已经收到了来自胡衡华和省文联主席谭仲池的邀请信。

  

  在2013年湖南省两会的小组讨论上,雷宜锌提出了关于制定公共艺术百分比立法的建议,得到文艺界委员的一致响应,大家都希望把长沙建成一个没有围墙的艺术馆。

  

  曾经的雷宜锌“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但政协委员身份令他愈发感到一份对社会的责任。

  

  在他的雕塑车间里,立着众多形态各异的白色江豚雕像。去年3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代表处邀请雷宜锌参与江豚保护,他亲自考察后设计了6个不同形态的江豚,基地捐赠了数十尊与江豚一般大小的雕塑给WWF。经过不同艺术家的彩绘,这些江豚雕塑最终成为公共艺术品在各处展览。

  

  在去年的“寻找乡村最美教师”湖南区活动首日,雷宜锌应邀走进宁乡县夏铎铺镇中心小学,当起了乡村教师,为孩子们讲述他和马丁·路德·金的故事。

  

  尽管忙得恨不能有三头六臂,但雷宜锌对于公益活动来者不拒:“很多给钱的活动找我,我不愿意去;反而是没钱的公益活动,我都愿意去。但是有一个要求,就是对方也不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