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城,幸福之区。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哟,她们的妈妈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这首歌,西藏人爱唱,岳阳人也会唱。
“老西藏”的提议
2018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
在岳阳民进八届八次市委会上,到会的市委委员各抒已见,畅谈2018年工作思路。
“你们听过抱一抱的请求吗?见过用橡皮泥捏出来的全家福吗?”一直在岳阳市一中西藏部工作的姚金波老师突然说。
“他们从千里之外的雪域高原来到岳阳求学,有一部分学生寒暑假是不回家的,最远的回去一次要8天,来也要8天,一般就留在岳阳,孩子们特别想家。所以,我建议明年是不是以藏汉牵手为主题开展社会服务?”
亲情是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这一提议得到了全体市委委员特别是汪英的认同。汪英多年前就结对岳阳市一中的藏族学生,邀请孩子到家过新年、一起逛街,结下了浓厚的友谊。
“这是一个很好的提议,民进是以教育文化为界别特色。我们的‘订单式’社会服务就是对象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结对藏族学生,让他们感受汉族文化,感受家庭温暖,这也是我们为增进民族团结应该做的贡献。”民进岳阳市委主委张世愚说。
一份温暖的倡议书
1月27日,岳阳市一中西藏部办公室。
为了筹备结对启动仪式,刚当选民进岳阳市委专职副主委不久的汪扬,邀请了汪英到民进岳阳市一中支部进行前期对接。
“定位应该是文化交流、亲情融合,困难帮扶是其次。”民进岳阳市一中支部主委阮新亮说。
“安全是首位,尊重民族习惯,要通过活动促进学习。”
“以自愿报名的形式参与,虽然不提硬性要求,但也要对结对的会员提一些建议的活动方式,给予指导。”
“今年结队10名左右的学生,先摸索一些活动形式与应该注意的事项,再逐年扩大范围。”
……
虽然初始方案在会市委机关几经讨论,但这次还是进行了大幅度修改。为了让大家对岳阳市一中西藏班办学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支部还赠送了相关书籍。
1月29日,《民进岳阳市委“藏汉牵手•同心家园”活动倡议书》通过微信群,发到全市515名会员的手机上。
“我的孩子就在市一中读书,结对一个好,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东方红小学支部副主委刘颂说。
“我孩子与尼玛曲措是好朋友,就结对她了。”会员熊中莉说。
“我有时间陪孩子,要结对2个,有个伴。”民进市委委员付文说。
……
面对众多的会员志愿者,会市委综合考虑会员的职业、时间、家庭孩子的学业情况,最终确定了丁卫平、刘艳、周朝辉、赵建军、曾伶俐等11个家庭与12名孩子结对。
献给阿爸阿妈的哈达
第一次深情拥抱藏族儿女。
第一次为阿爸阿妈献上哈达。
“我来考考你们今年上半年学的,关于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知识……”2月4日,在民进岳阳市委“藏汉牵手•同心家园”活动启动仪式上,岳阳市一中副校长胡光泉变会场为课堂,孩子们一下子放松了,笑容溢满“高原红”。
姚金波介绍了西藏部办学的历史。
汪英讲述了与西藏孩子结对的故事。
“来来来,每家每户都合个影。”参加启动仪式的民进岳阳市委副主委李尧瑶、李国武热情张罗着。李国武还为孩子们送上了礼物。
“要提高政治站位,明确政治使命;注重心灵沟通,促进文化交流;着力久久为功,探索长效机制。”张世愚对11个结对家庭如是说。
“我和同事们集合之后来接你,参加完我们的年会,再送你回学校,好不好?”岳阳民进市委机关二支部会员隋政对女儿扎西曲措说。
初春的寒风从洞庭湖上吹来,穿过宁静校园的枝枝叶叶,卷起站在台阶上众人的衣角。合影之后,阿爸阿妈千叮咛万嘱咐,久久不愿离去。
没有终结的开始
仪式是终点么?
不!是没有终结的开始。
“我家姑娘说这个小格松措姆特别会笑,笑得甜甜的,让我叫她甜甜的格松措姆,那个大格松措姆肤色是蜜色,叫蜜蜜的格松措姆。”
“我特别注意了,孩子竟然和我一样,在下巴相同的地方有个痣,缘分啊!”
2月5日,刘颂在岳阳民进藏汉牵手同心家员会员群里发出了第一组活动照片。照片里,格松措姆正在包饺子。与寻常家庭一样,没有一丝违和感。
中午,熊中莉也发出了照片,两个孩子偎依,摆出了剪刀手。孩子回学校的时候,还带了一些吃的穿的。
“我们家结对的次成云邓这小伙,有点腼腆。昨天直接带着去孩子的爷爷奶奶家吃饭,感觉他都没吃饱,带他去买水果,他选了一个苹果一个橙子,后来劝说了又买了一些零食。”曾伶俐说。
……
站在城市中央,我们能看见先贤的背影。
12个孩子,就此开始互亲互信共进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