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湖湘大地,八百里洞庭鱼群逐浪、沙鸥翔集,悠悠湘江两岸青山叠翠、万家璀璨,雪峰山连武陵山绿意盎然、清流漱玉,三湘四水奔涌着绿色蝶变的诗篇。
这幅生态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壮丽画卷里,凝结着湖南政协人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向、同频共振,挺膺担当、履职尽责,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美篇章的智慧和力量。
十三届省政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各级政协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力度”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持续深化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美丽湖南建设贡献政协新力量、彰显政协新担当。
瞄准重点,彰显政协之为
7月下旬,省政协今年首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召开,围绕两个重点课题进行协商议政,“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管控”便是其中之一。
会议审议通过的《省政协助推秸秆综合利用与精准实施焚烧管控的若干措施》,提出涵盖秸秆综合利用、精准实施焚烧管控、政策扶持、宣传引导等4个方面的30条助推举措,展现了湖南政协人为守护“湖南蓝”,推动秸秆从“田间负担”变为“绿色资源”的作为担当。
“省政协围绕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管控进行协商议政,选题精准有高度,调研扎实有深度,献策务实有力度,充分体现了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担当。”率省直部门到会听取意见建议的省政府领导予以充分肯定。
这是省政协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逐“绿”奋进、向“美”而行履职答卷上的重要内容之一。
党政有所需,政协有所为。十三届省政协瞄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湖南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更足这一重点,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优势作用,探索“守绿换金”“点绿成金”的转化路径,助推湖南大地上生态资产、绿色资本持续增值、累积和变现。
近年来,省政协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效转化等目标任务,在把准政协职能性质定位、发挥政协特色优势上下功夫,助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山一程水一程,履职担当在征程。省政协党组成员、主席会议成员示范引领,主动领题,当好深入学习贯彻“两山”理念的“领头雁”“排头兵”“带头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把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价值转化作为常态化重点调研课题,率领调研组,在山水河湖间开展“四不两直”的协商式、定向式调研,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沉下心来深入研究,给出环境问题最优解,实现改善环境最大值。
从湘资沅澧到罗霄南岭,从城市街巷到田间地头,从产业园区到科研院校,每到一处,省政协调研组都详细了解环境保护、生态改善、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收集当地的经验做法、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与当地政府和环保等部门协商,或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呈报省委、省政府。
聚焦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难点和前瞻性问题及重要工作环节,省政协通过常委会会议协商、专题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对口协商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协商议政,广集民意、汇聚众智、献计献策。
2023年,省政协领导通过调研监督,发现和梳理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9个方面的问题,由省主题教育办交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进行整改整治。
为助推洞庭“高颜值”转化为“高价值”,2024年7月,省政协常委会会议围绕“推进洞庭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培育大美洞庭绿色新动能”开展专题协商议政,呈报省委、省政府的建议案、调研报告,得到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吸纳、推动工作落实。
政协搭台求同,合力不断形成。十三届省政协不断拓展延伸“政协之能”内容、方式与阵地,持续为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美丽湖南建设聚心、聚力、聚势,为增进民生福祉用心、用情、用劲。下转3版
聚焦难点,彰显监督之效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凝心聚力、通力攻坚。
2023年4月,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守护好一江碧水”重要指示5周年之际,省政协探索启动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通过不断探索民主监督可行路径、丰富民主监督形式、提升民主监督质效,持续推进专项民主监督制度化、长效化、常态化,走出了政协民主监督湖南实践的新路子。
2023年7月,省政协印发《关于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就发挥好4个方面的作用作出部署安排:站位要再提高,认识要再深化,工作要再务实,发扬“蚂蚁啃骨头”精神,一以贯之、一件盯着一件推,狠抓落实、持续提升,把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打造成湖南政协履职新亮点、工作新品牌。
随即,省政协把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纳入“1453”履职总要求中牵头管总的“1”里面,作为需突出做好的“三件要事”之一。
为发挥各级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界别群众积极参与,助力共同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今年4月,省政协办公厅发出一份倡议。
全省政协一条心、一股劲、一起干,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同题作答、同向发力——
深入城镇村庄、田间地头、沟渠河坝、企业园区等一线开展调研协商监督,积极助推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围绕污染防治攻坚、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生态环保政策落实等,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微建议等方式,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重点关注工业扬尘污染、餐饮油烟污染、垃圾乱堆乱放、非法排污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提交生态环境问题有奖举报线索……从省政协各专委会到各市县政协,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都被列为重要履职内容全力推进。
为共护“湖南蓝”,今年4月出台的《省政协聚焦大气污染防治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实施方案》,提出突出做好助推移动源污染防治、助推烟花爆竹禁限放与绿色转型等8项重点工作,以民主监督实效,助力打赢大气污染防治“人民战争”。
近段时间,不时有定格湖南天空的“美颜蓝”“漫画云”刷屏网络;省政协联合省生态环境厅、湖南日报社建好用实“生态环保直通车”,推动群众有奖举报工作深入开展;打通1944个乡镇(街道)专职副书记和政协专干履职“最后一公里”,打捞起基层治理最直接的生态环保关切……
一个个方案的出台,一项项机制的构建,一条条举措的推出,不断增强民主监督的靶向度,让身边环境变化持续发生,进一步把政协民主监督特色优势转化为改善生态环境、助推绿色发展的实际效能,让湖南增添更鲜明、更厚重的生态底色。
紧盯热点,汇聚委员之力
今年5月,省政协人资环委联动市州政协人资环委,组织省、市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赴邵阳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一起探寻生态环境“含绿量”和“含金量”双提升的有效路径;
省政协委员李洪强结合自身研究实际,在省政协常委会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建议,加强创新性技术及装备科技攻关,加大秸秆能源化利用力度,实现“秸”尽其用、变废为宝;
省政协委员梁婕与团队开展洞庭湖磷污染与治理研究,依托研究成果形成社情民意信息或提案等,助力洞庭湖因地制宜、更加精准“减磷”;
……
近年来,在省政协的组织带领下,湖南政协人起而行之、主动担当,勇当绿水青山守护者、绿色发展推动者、践行“两山”理念引领者,聚焦加快推动生态资源向经济资源、富民资源转化,让好山水、好生态成为共同守护的“有价之宝”建真言、献良策。
“空气质量好不好,现在一目了然了。”居住在湖南湘江新区东方红街道湘牛产业园附近的市民,每天都能从一块由省政协环境资源界别委员工作室和长沙市政协环境资源界别委员工作室联合设立的空气质量显示屏上,了解到最新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
全民健身委员工作室组织委员进校园、进园区、进企业开展主题宣讲,推动“两山”理念走进寻常百姓家,在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开花;
……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全省3400多家线上线下政协委员工作室,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载体和模范践行阵地。
围绕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以“含绿量”谋“含金量”,提高生态产品价值,让三湘四水美得更有“颜值”、更有价值;
聚焦源头为生态环境“减负”,拓展转换通道广泛凝心聚力,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紧盯群众家门口的餐饮油烟污染问题,助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守护城市的“烟火气”与“生态味”;
迎“蓝”而上,积极参与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工作,成为江河、湖泊、森林专属守护者;
……
致广大而尽精微,一枝一叶总关情。广大政协委员聚焦“两山”理念创新实践关键领域、关键区域、关键环节,用心用情履职尽责,“绿色”成为湖南政协人最鲜明的履职色彩。
潇湘大地上,生态文明建设波澜壮阔,“两山”理念实践如火如荼,湖南政协人将始终锚定美丽湖南建设目标,持续深化“1453”履职实践,勠力同心、聚力同行,共同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新篇章。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李飞